名师支招:中考化学并不难,体系化复习很有效!
稿源: 搜狐教育 编辑:匿名 时间:2022-09-08 14:30:23

导读:本文是由匿名网友投稿,经过发布关于'名师支招:中考化学并不难,体系化复习很有效!'的内容

原标题:名师支招:中考化学并不难,体系化复习很有效!

眼看中考越来越近了,各科的复习时间也越来越紧迫。中考化学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学生在复习中很难做到全面和完整。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分析,化学学科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提取、运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利用体系化思维进行复习,是提高化学成绩的有效途径。

构建学科体系 促进思维系统化

化学,实验,复习,知识,中考,物质,思维,结构化,过程,体系,化学,知识,物质,中考,同学

出场名师:

商晓绪(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化学学科教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

随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评价方式也由知识立意转向了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的学习评价,即将知识置于简单或复杂的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考查同学们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素养。试题的区分点不在于题目的高难度,而是认识的深浅、思维的强弱和知识面的宽窄。为了更好地适应中考,同学们需要知识的结构化、知识的程序化、知识的条件化和问题解决的模型化。

针对新课改、新考改的变化,同学们应该抓住化学学科的本质,以自主构建为路径,从而实现知识的关联化、认知的逻辑化和思维的系统化,是科学备考的关键。

一、形成认识视角,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在化学的复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将学过的零散化学知识依据某一个载体关联在一起,形成知识块,并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将知识结构转化成为考试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工具。

化学的定义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物质的组成、结构是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性质、转化及其应用是从宏观角度认识物质,符号是物质的符号表征,以坐标图的曲线形式将物质及其变化与实验数据相结合,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则是物质的图形表征。因此,在“宏观-微观-符号-图形”的基础上认识和理解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并建立四者间的有机联系,是进行有意义化学复习的思维模式。

建议同学们在系统复习过程中,可以以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为核心,从四重表征的角度梳理核心物质的相关知识,并有效地梳理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以认识电解水这个化学反应为例,我们可以梳理出如下图所示的知识结构: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为载体,梳理与其相关的化学知识,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识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呈现。如:以“罐装可乐”为核心的相关知识梳理或以“鸡蛋”为核心的相关知识梳理等。

二、挖掘实验营养,构建逻辑化的实验知识体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要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实验承载着重要的化学知识、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而这些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基础。

从近几年的化学真题来看,中考更加注重实验的考查,实验试题源于教材,但重在推理,对同学们来讲认知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实验是概念、事实与技术的综合,中考考查指向高阶认知操作,要求整体分析和灵活应用。因此,在中考化学复习备考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挖掘原型实验的营养价值,形成实验知识体系。

通过盘点初中化学教材实验,同学们可以在盘点过程中突出实验目的的重要性,找到实验目的、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六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实验原理中抽离提取核心物质、核心反应及控制变量、对比实验、压强原理等实验方法,在实验装置、操作、现象及结论中进行证据推理,获取证据的思路、方法和路径,形成有机的证据链,从而形成系统化的实验知识体系。

在盘点教材实验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对实验习题中的变形实验进行分析,寻找变形实验与原型实验的异同点,如:性质实验“找异同”,条件实验“挖变量”等,从而应用逻辑化的实验知识体系去解决陌生、复杂情境下的实验问题。

三、明晰化学习题,构建系统化的解决问题思维体系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大多是真实情境成为了测试的载体,测试任务融入真实、有意义的测试情境,一道习题就是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化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测试任务不可或缺的工具,系统地梳理解决问题所要运用的化学知识和方法,灵活运用结构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同学们做到知识的关联化、认知的逻辑化和思维的系统化。

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以科学探究为手段,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问题解决的系统化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思维模型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在紧张而繁重的中考复习过程中,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持续的自主建构过程中提高认识的深度、思维的强度和知识面的宽度,做足功课,为中考的辉煌奠定扎实的基础。

挑战自己 备战中考化学

化学,实验,复习,知识,中考,物质,思维,结构化,过程,体系,化学,知识,物质,中考,同学

出场名师:

杨东清(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初中化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

化学,除了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外,还会重点考查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一、凸显科学探究,全面理解每个基础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学科。科学探究的考查占中考试卷的比例最大。科学探究包括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必须完成的基础实验和科学探究8个基本能力等三个方面,都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化学实验复习是一个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平时学习的零散知识被系统化、综合化。同学们一定要理解实验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关联,关注实验复习中的每一个细节。

近几年的化学中考,越来越重视实证意识,证据推理能力的考查。同学们要学会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反之,同学们要学会通过分析已知结论,寻找支撑结论的证据(包括事实、现象、数据等)。同学们在作答实验结论、目的、原因、现象、操作等问题时,要避免经验思想,而要认真分析实验各要素,进行有逻辑地推理,并用严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

科学探究题是不少同学最畏惧的题目,因为化学科学探究试题多为陌生情境,且信息量很大,实验过程比较复杂。作答科学探究题的关键是“读懂探究”:首先要找到实验目的,包括整个探究实验的总目的,每个分实验环节的分目的,每个实验操作步骤的小目的,并要理清总目的、分目的与小目的之间的联系;其次要理清研究的变量,中考化学科学探究题多为多因素变量控制实验,要从实验装置和操作中找到研究的变量;第三要对比分析研究变量与实验结果(现象)的关系,总结出规律,即可得出结论。同时,同学们在回答实验结论时,要注意先指出研究范围和条件,再具体描述研究变量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二、夯实基础知识,主动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保障。通过绘制知识网络结构图(思维导图),同学们可使散乱的知识系统化,增强知识间横纵向的联系。

我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期间要绘制以下几张知识结构图:一是物质的构成概念图,重点整理微粒、元素、化学式、物质分类等概念间的联系;二是物质的变化概念图,重点整理物质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书写及计算等概念间的联系;三是核心物质组成、性质、制取与应用结构图,包括氧气、水、二氧化碳、金属、酸、碱和盐等。同学们在绘制知识结构图时,要依据教科书和课堂学习笔记,不要直接照搬练习册或其他复习材料上现有的图,要通过自己的整理和总结,将自己理解的知识内容间的联系,用关系图表达出来。

三、加强精准阅读,应用规范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虽然只有45分,但文字量较大,一般为3000字左右,各类图表很多,共有20余幅。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应用能力是重点考查的能力之一。阅读既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进行思考分析的基础。第一步是提取关键信息。做题过程中的阅读都是“精读”,即逐字逐句地阅读,重视每个字、每张图表及图表中的所有信息。阅读时,同学们同时要手握笔,将重要的字词进行圈点勾画。在化学试题中,重要的字词主要是指核心物质(包括名称和化学式)、物质性质、实验现象、实验目的等,特别关注实验装置图、生产流程图、数据统计图表中的细节。第二步是建立与已学内容的关联。同学们将以上提取出的关键信息与已学的知识进行联系,例如物质的性质、实验原理和现象、化学基本概念等,书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利于分析问题,对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做出辨别、判断等分析。第三步依据设问作答。同学们要看清作答要求,例如选择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书写化学式还是化学方程式等,主观性试题的作答要注意引用试题中的关键信息,与试题相一致。

同学们在平时练习时,就要按照以上的过程进行训练,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策划:邓丽

编辑:现教姐

责任编辑:

编辑: 匿名

本文网址:http://db1x.com/news/1011257.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匿名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一线导报网的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